头条关注

深度关注,聚焦学校重点工作、重大成果、重要活动等。

第二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在京闭幕

4月17日至18日,第二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联合国有关机构、欧洲、美洲及亚洲各国,包括减灾与应急管理领域研究人员、学者、政府决策者及企业代表等在内的近3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家减灾委专家委、民政部、应急管理部、(中国)官方网站和联合国减灾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官方网站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联合国外空司(UNOOSA)、世界气象组织(WMO)、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FE)和综合风险防范项目(IRG\Future Earth)、中国地理学会(GSC)协办。


本次会议主题为“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实施的科学与政策对话”,围绕“如何推动减灾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和“如何促进科技在减灾中更好应用”两个问题,交流分享亚洲和世界各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亚洲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在科技减灾方面的合作,推进《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在亚洲区域的实施。


20180417152394770213105978.jpg


20180418152401424521608572.jpg

第二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开幕式现场


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国光指出,亚洲各国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共同努力推动科技减灾,2016年召开第一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提出了《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四个优先领域12项科技减灾行动后,各国调整灾害风险管理战略,提出减灾举措,有力推动了亚洲科技减灾与综合风险防范工作。他强调,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行动更加科学,成效更加显著。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4月16日已经正式挂牌运行,这是中国综合减灾与应急管理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减灾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也将进一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呼吁与会的各国专家、学者与政府管理人员,利用好这次大会的平台,围绕亚洲科技减灾充分交流,形成政策建议,提交今年7月在蒙古国举行的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审议,进一步促进全球和亚洲减灾事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好地造福亚洲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


20180418152401387353105641.jpg

中国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致辞


20180418152401317696708331.jpg

联合国减灾办公室亚太办主任Dr.GIRARDET Loretta Hieber致辞


20180418152401397736409136.jpg

(中国)官方网站常务副校长史培军致辞


会议播放了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水鸟真美(Mami Mizutori)的贺词。她强调,本次大会在《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通过三周年和该框架的实施进程监测伊始之际召开。如果我们不加强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的应对,那么消灭贫困、促进和平与安全的全球目标将难以实现。《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强调了风险知识、技术和创新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科学与政策对话的作用,特别是基于科学技术的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决策的重要性。


会议聚焦《联合国仙台减轻框架》中的理解灾害风险、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加大投资力度以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备灾响应和恢复重建等4个优先领域,进行了深度探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亚洲科技减灾路径进展回顾和科技预防未来风险区域合作2个讨论专题。会议认为,所有从事减灾科技的专家、学者,要面向《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制定的4个优先领域和各国(地区)的减灾目标,聚焦第一届亚洲科技减灾大会上确立的12项优先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减灾科技研发。会议倡议联合国有关机构、各国(地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减灾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灾害风险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支持减灾技术开发,鼓励科技界参与防灾减灾,加快科技减灾示范工程建设,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减灾科技研发的投入,对科技减灾制度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支持,依靠减灾科技在自然、社会、经济、医学等各领域的创新成果,推进《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确定的2030年全球减灾目标的逐步实现。


20180418152401418273705180.jpg


20180418152401460892400652.jpg


本次大会,对亚洲地区加快实现全球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具有深刻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此次会议的圆满举办,不仅为《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在亚洲的实施提供了直接有效的交流对话机制和科技支持,而且会议形成的成果文件还将为今年7月在蒙古国召开的亚洲减灾部长级大会提供重要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