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聚焦学校重点工作、重大成果、重要活动等。
2018年3月,(中国)官方网站出版社全新推出《正义岛》儿童法治教育绘本。该套丛书由(中国)官方网站法学院的三位副教授——袁治杰、张江莉、贺丹主创,他们自2014年起创作这套法律绘本,旨在让儿童在快乐的阅读中领悟法治精神。该书上市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不仅获得各大高校法学院院长推荐,而且位列当当网童书新书榜前五。3月26日,本书登陆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并被联合国图书馆收录。
《正义岛》讲述了马特人在正义岛上生活的七个故事,马特人性格各异,因为没有规则意识,他们屡屡犯错,但最终用智慧确立了一系列规则,并且珍视遵行这些规则,正义岛上终于安宁了。跟随这些马特人,孩子们可以理解规则产生的原因,了解规则产生的过程,明白不同领域规则的意义,并学会通过规则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这套绘本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北师大法学院三名副教授组成的创作团队——“律豆博士”将为我们讲述这背后的故事。
“律豆博士”(从左至右):张江莉、袁治杰、贺丹
“马特人”的诞生——一个故事的开始
谈起四年前的那个夏天,袁治杰至今仍心潮澎湃。那一天,在北师大法学院办公室里,袁治杰抱着他思考已久的想法,起身振臂一呼:“我们做一套给孩子看的法律绘本吧!”让他没想到的是,同办公室的两位同事贺丹和张江莉当即响应:“好啊!”从这一天起,这三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启了通向“正义岛”的航路,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律豆博士”是这个三人团队的名称。“律”指法律,“豆”则寄托了团队希望种下的法治意识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成长的期许。“豆”与“斗”同音,也表现出团队要为法治建设奋斗的精神。
“创作一套适合儿童阅读的法律书籍”,这一想法一直在袁治杰的心中酝酿。 “现在市面上给孩子看的法治方面的书籍很少,也有一些是写一个故事,配一个法条,不能真正吸引孩子。所以我们要自己弄一套读起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深刻法治理念的绘本,让孩子们明白法律背后反映的人与人的基本关系,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抱着给孩子讲好法律故事的想法,袁治杰和他的伙伴们开始了儿童绘本的构思。2014年11月,经过工作之余的频繁讨论,故事的框架被勾勒了出来。
2015年春夏之交的一次讨论是创作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讨论中,律豆博士们明确了“法律是社会规则,所以我们要塑造一组社会性的、群体性的人物”的观点,“正义岛”与“马特人”这两个书中最重要的意象也由此确立。“正义岛”的“马特人”们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故事。绘本诞生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已经成型的文字稿需要用绘画的方式重新表达,绘本中的文字被不断精炼删减。这样的绘本创作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他们从未有过绘本制作的经验,从绘本的分页到故事的分镜,从绘画的构图到勾线上色,都是一片未知的领域。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律豆博士依然选择了绘本原创。他们绝不是仅仅满足于 “弄几个故事,配一点插图”这样的简单目标;让孩子们见之则喜,阅之则乐,并在阅读后形成“假设我是一个小马特人,那我该怎么做”的思考,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中国)官方网站出版社编辑胡苗在绘本的创作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重要的指导,她的帮助使绘本的创作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正如张江莉所说:“前面几本没有后面几本画得好。我们是在创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作。经过编辑的指点和提示,后面几本的构图和画面变得更加鲜活、精美,节奏感也更强了。这套绘本本身就反映了我们不断进步、日益成熟的创作过程。”
“马特人”的群像——好故事是怎样炼成的
谈起“马特人”,律豆博士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贺丹介绍说,“马特人”这一名称有两个来源,即古代埃及神话中的正义女神叫玛阿特(Maāt)和俄罗斯套娃(матрёшка 马特廖什卡)。后者的可爱形象也使其成为了“马特人”的原型。同时,在这一角色中也注入了典型的中国元素。“马特人”头上的小角可是大有来头: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代表律法与公平的神兽,其头顶的独角会在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指向无理的一方。在故事中,“马特人”的角意义重大:马特人的投票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在投票时,马特人们先缩成圆球,同意被表决规则的马特人,就把自己的角伸出来,就像“举手”一样。“马特人”的行为因此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在这诸多元素的组合下,“马特人”的名字和形象里,便包含了正义、法治的内涵。
袁治杰也一直强调,《正义岛》之所以与其他同类绘本不同,在于其是一整套生动形象的故事,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对角色本身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细节的处理实现的。“书中有七个马特人主人公,但没有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有缺点的,就像我们正常生活中的每个普通人。有的马特人在这本书里可能做了好事,但是在下一本书里面可能就做了错事,比如一有机会就占点便宜等等。因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法律等社会规则的作用就是抑制我们人性中的恶,激发人性中的善。好的规则制度会让每个人变得更好,从而让社会变得更好。这就是法治的理念。”
绘本角色层次的丰富性使得孩子的思维中不会形成非此即彼的刻板印象。在绘本中,即使是看上去最完美的“眼镜马特”,也有秃头的“外貌缺陷”,在《星星形状的伤痕》中也通过投票错怪过他人。“法律是一个现实社会的规则,我们希望我们所创造的人物,不同于有些作品中的英雄或者圣人,而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这种客观、中立的刻画方式,使得绘本人物更加血肉丰满,也使故事与现实联系的更加紧密。同时,绘本对于事件的描写也采取了类似的处理。单纯对正面事件进行描写,树典型、立榜样类同于说教;而过多对负面事件进行描写和批判则可能导致儿童模仿。在《正义岛》的故事中,马特人的规则创设往往是通过一个不断探索的“试错”过程实现的。例如,丸子店的和平与混乱与排队与否直接勾连,通过故事的描述,以对比的形式,大家自然就能理解为什么要文明排队——因为乱挤和插队排队就会导致混乱。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层层展开,让读者在阅读中,自然地体会到规则背后的道理,提升了接受度。
在创作中,团队也十分关注儿童的阅读感受。通过阅读儿童心理学文献,并对儿童(自家孩子及朋友)的行为进行观察,律豆博士们发现,儿童对图画中的细节十分在意。因此,绘本的图画中特别注重细节描绘。比如在《被挤烂的丸子店》这本书中,当丸子店第一次被挤烂时,华尔马特的头被撞起大包,在下一页丸子店重新开张时,你就能看到他的头上贴了创可贴,被撞坏的桌子上也都有维修过的“补丁”痕迹;在大家第一次制定了排队规则后,马特人们排起了长队,在长长的队伍中,每个马特人的表情和行为都是不同的,队伍前面的人很兴奋,因为快要排到他们了,排在队伍后面的马特人就显得很无聊;在队伍中,眼镜马特就在看书(这也为他在《卷毛的马特人》一书大赛中胜出埋下了伏笔)……为使内容与儿童兴趣更加贴近,团队成员的孩子们也全面参与了图书角色与场景的设计,提出了很多很重要的建议。
正是因为律豆博士们的精心设计和全力以赴,《正义岛》绘本获得了小读者们的喜爱。在快乐的的阅读过程中,如小苗接受春雨滋润般,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基本的是非观,建立起初步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
“正义岛”上不仅有“马特人”——思考与展望
谈及绘本的热卖,袁治杰认为这套绘本可能填补了童书领域在儿童法治教育方面的不足。“给孩子讲法治规则是很困难的。我们这套绘本也是一个尝试,希望能够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普及法治理念和规则。”在这个意义上,《正义岛》绘本给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法治教育和规则教育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参考读物。“我们希望孩子通过绘本的阅读,建立起基本的法治意识,包括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等。如果孩子们从小就能了解基本的法治理念,他们成年后就会更加遵守法律规则,也有能力去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则。这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正义岛》全家福
事实上,律豆博士们在面向儿童普及法律方面的“野心”并不止于绘本。除了这本儿童法治教育绘本以外,其他的相关活动也在蓬勃开展。去年年底,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教科文卫办、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北京市教委四家国家机关与(中国)官方网站等四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合作共建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基地目标是全面推进首都依法治教建设。三位律豆博士都是这一基地的研究人员。同时,律豆博士也在积极进行《宪法绘本》的创作,去年12月4日宪法日推出的《宪法之歌》,实际上就是律豆博士宪法绘本的一个初期成果。对于律豆博士团队来说,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并非是他们的突发奇想,而是一个很长远的打算和计划,这一计划将会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愈发完善与充实。
“愿小朋友们像马特人一样,去建设属于你们的正义岛!”